-
一个繁荣社会如何一步步衰败到崇祯的地步?
一个繁荣社会如何一步步衰败到崇祯的地步?
致命的U形弯
崇祯十七年(1644年)旧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的日子。在此二十多天前,内阁大学士(类似现在的副总理)蒋德绿和皇上顶了嘴,说了几段为时已晚、但在我看来仍然非常要紧的话,惹得皇上大怒,蒋德璟也因此丢了官。
这次顶嘴起源于对加税的不同看法。五年前,崇祯十二年春,皇上在全国范围内加派730万两白银,作为练兵费用,叫做练饷。这是崇祯即位之后的第四次大规模加税,全国人民的纳税总额至此几乎翻了一番。皇上加税虽然也是出于无奈,但也觉得心虚,税费一加再加,老百姓方面会不会出什么问题?杨嗣昌是当时的兵部尚书(类似现在的国防部长),他办事认真,聪明干练,替皇上做了一番阶级分析。
杨嗣昌说:加税不会造成伤害,因为这笔钱是加在土地上的,而土地都在豪强手里。杨嗣昌以上次加征的剿饷为例,一百亩地征三四钱银子,这不但没有坏处,还能让豪强增加点负担,免得他们钱多了搞土地兼并。这种分析听起来颇有道理。
此外,皇上还听过其它一些支持加税的分析。
有了这些分析的支持,皇上又征求了另外两位内阁大学士的意见。这二位也赞成加税,于是皇上拍板定案,加征练饷。
但是,一晃练饷征了五年,原来企图解决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官军照样不灵;清兵还在闹着;李自成更由战略性流窜转为战略性进攻,从西安向北京进军,已经走到了大同一带;杨嗣昌本人也在与张献忠的作战中失利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位叫光时亨的给事中(近似总统办公室负责监察工作的秘书)给皇上写了份奏疏,他认为,加征练饷的政策是祸国殃民的政策,应该追究倡议者的责任。
按照规矩,这份奏疏先由内阁大学士过目,替皇上草拟一份处理意见,再交皇上最后定夺。于是内阁大学士蒋德璟就替皇上草拟了一段话,大意是;以前的聚敛小人,倡议征收练饷,搜刮百姓,导致人民贫穷,种下了祸根……。皇上看到这段话很不高兴,这练饷明明是他拍板征收的,蒋德璟却说什么“聚敛小人”,谁是小人?皇上把蒋德璟叫来,当面质问。
蒋德璟心里想的小人是杨嗣昌,但杨嗣昌死在岗位上,皇上对他一直心存好感,蒋德璟不敢直说。皇上心里想的小人是他自己,他怀疑蒋德璟在指桑骂槐,非要问个明白不可。于是蒋德璟就拉出一只替罪羊来,说他指的是前任户部尚书(相当于现今的财政部长)。皇上不信,为自己辩护道:联不是聚敛,只想练兵。
蒋德璟道:皇上当然不肯聚敛。不过那些部长的责任却不可推卸……。后边的话还长,总之蒋德璟顶嘴,皇上震怒,蒋德璟又为自己申辩,诸位大臣替他讲情。最后户部尚书主动站了出来,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皇上的火气才消了一点。
这位蒋阁老是福建人,回家后便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疏,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思想。奏疏的大意是:现在地方官以各种名义征税,追讨拷打,闹得百姓困苦,遇到叛贼反而欢迎,甚至叛贼没有到就先去欢迎了。结果,兵没有练出来,民已经丧失了,最后饷还是征不上来。因此我想追究倡议练饷者的责任。我这样做很冒昧,我又傻又直,罪该万死。随后引罪辞职。
崇祯很要面子,心里却不糊涂。他容许蒋德璟辞了官,不久又取消了练饷。清朝的史学家赵翼推测崇祯罢练饷的心理,说了一句很简明的话:“盖帝亦知民穷财尽,困于催科,益起而为盗贼,故罢之也。”
-
中国历史上 50 位必读的君主、皇帝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
炎帝(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
黄帝(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大禹(夏朝开国君主)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大将)
晋文公(开创晋国百年霸业)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春秋霸主)
秦孝公(求贤纳才一代明主)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秦庄襄王(秦始皇嬴政之父)
秦始皇(中国首位皇帝)
嬴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
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
刘彻(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
刘邦(汉高祖)
刘禅(扶不起的刘阿斗)
孙皓(昏庸暴虐的三国时期吴国末帝)
孙策(东吴小霸王)
晋元帝(东晋的开国皇帝)
曹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刘备(从卖草鞋到变成昭烈皇帝)
曹丕(魏朝开国皇帝)
刘裕(刘宋开国之君,南朝第一帝)
萧衍(梁朝开国之君,文物双全帝王)
高洋(北齐开国皇帝)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李世民(唐太宗,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萧道成(南齐开国君主)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
中国历史上 50 位必读的伟人、名人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
炎帝(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
夸父(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黄帝(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
后羿(嫦娥之夫、神话传说人物)
盘古(中国上古神话人物)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精卫(炎帝最小的女儿)
舜帝(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女娲(中华上古之神)
大禹(夏朝开国君主)
姜子牙(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
比干(辅佐商朝两代帝王的贤臣)
申公豹(姜子牙同门师弟,《封神演义》人物)
商汤(商朝开国君主)
商纣王(中国商朝末代君主)
苏妲己(商纣王妃子,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
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伯邑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年兄)
姬胡(中国西周第十代天子)
姬昌(中国周王朝奠基者)
周公(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周平王
华胥
伏羲氏
孔子(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人称为“亚圣”)
商鞅(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
荆轲(古代史上著名刺客)
扁鹊(春秋战国时名医)





